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出炉!国家电网、工商银行、海尔蝉联三甲
时间: 2024-08-02 20:15:19 | 作者: 企业单位
产品概述
2024年6月19日,世界品牌实验室(World Brand Lab)在北京发布了2024年(第二十一届)《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》排行榜。
在这份基于财务分析、消费者行为分析和品牌强度分析而获得的中国品牌国家队阵容中,前五名分别是:国家电网(6538.86亿元)、中国工商银行(5630.69亿元)、海尔(5408.29亿元)、中国石油(5145.37亿元)、中国人寿(5019.85亿元),这一些品牌已经迈进世界级品牌阵营。
值得注意的是,海尔不仅稳居榜单前三,还是榜单上唯一的物联网生态品牌,并拿下了行业和鲁企“双料王”:在家电行业中,海尔排名第一,随后是美的、长虹、格力;在上榜的40个山东品牌中,海尔排名也是第一,随后是青啤、魏桥、海信,引领了鲁企品牌建设新高度。
从这份聚焦中国品牌的榜单上,我们正真看到了中国品牌持续做大做强的显著趋势,表现在三个方面。
一是品牌价值总规模持续提升。2024年《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》的总价值为38.57万亿元,比去年增加4.24万亿元,增幅为12.35%。
二是第一阵营品牌价值大幅度提高。2000亿以上的品牌数量达到了50个,比去年增加8个;1000亿以上的品牌数量共有108个,中国具有竞争力与影响力的品牌规模进一步扩大。
三是国际影响力逐年增长。具有全国范围内影响力的品牌有431个,占86.20%;具有世界性影响力的品牌有69个,所占比例为13.80%,较去年有所增加,中国品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年提高。
世界品牌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席、牛津大学(Oxford)营销学荣誉教授斯蒂芬·沃格(Steve Woolgar) 博士表示:“在过去的20多年中,我目睹了中国品牌的快速成长,有的已经具有强大的世界影响力,这一些品牌包括国家电网、海尔、中化等。”以榜单为镜,彰显了中国品牌经济的繁荣。
以海尔为例,世界权威调查研究机构欧睿国际多个方面数据显示:2023年海尔全球大型家用电器品牌零售量第一,这是海尔第15次获得全球第一。不仅如此,海尔冰箱、洗衣机、冷柜、酒柜也再度保持全球第一。其中,海尔冰箱已连续16年全球第一、海尔洗衣机连续15年全球第一、海尔冷柜连续13年全球第一、海尔酒柜连续14年全球第一。
从榜单所涉及的餐饮、轻工业、通信电子IT、家电、建材、传媒、汽车等24个细分行业、500个中国品牌中,海尔脱颖而出,获评“2024年度最佳表现品牌”,也是行业品牌价值最高的企业。
从家电起家,创业40年来,海尔的业务布局已经覆盖智慧住居、大健康和产业互联网三大板块,形成了高端品牌、场景品牌、生态品牌三级品牌体系,开创了物联网时代生态品牌的新范式。
在海尔的三级品牌体系中,既有高端品牌如卡萨帝,7年实现了13倍的增长,在平均单价、高端份额、复合增长三个维度都做到了行业第一;也有场景品牌如“三翼鸟”,打造了智慧生活的全场景解决方案,推出3年以来已进入了全国300多万个家庭;还有生态品牌如卡奥斯,目前已经链接90多万家企业,服务超16万家企业,并打造出从企业到园区、到行业,再到城市的经济数字化立体化赋能模式。每一个品牌都是对旧模式的颠覆创新。
2023年,海尔集团实现全球收入3718亿元,全球总利润267亿元,收入、利润均实现稳健增长。
据世界品牌实验室的专家组分析,一个区域的竞争实力,主要根据其比较优势,而品牌效益直接影响着地区比较优势的形成和发展。品牌是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标志,品牌与区域经济的增长是相互联动的。
从今年《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》区域分布来看,北京有91个品牌入选,名列第一,因为赢利能力强的央企总部集中在北京;广东和上海分别有79个和42个品牌入选,位居第二和第三。山东省排在第四位,有40个品牌上榜。
作为上榜鲁企的第一名,海尔如今不仅是山东好品的骄傲,更是中国品牌在世界舞台上的一张名片,带领更多山东企业坚定出海创牌。
自1984年创业以来,海尔就从始至终坚持自主创牌,从1991年批量出口算起,海尔用30多年的时间,打造出引领的全球品牌,并成为深受全球用户喜爱的本土化品牌,在美国、英国、日本、意大利、新西兰、泰国、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入围了最受喜爱的前5大品牌。
中国品牌总体价值的持续增长,既是权威机构对中国品牌竞争力、创新力、影响力的认可,也是中国品牌在消费市场号召力的体现。以国家电网、工商银行和海尔等为代表的中国品牌,正用实际行动引领中国品牌的高质量发展。
1. 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消费日报网” 的全部作品,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。如转载,须注明“来源:消费日报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。
2. 凡本网注明 “来源:XXX(非消费日报网)” 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线. 任何单位或个人觉得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,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,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,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,会采取对应措施。
4.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、经由链接、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、信息或广告,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。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。
5.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,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,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。